中食网 -> 招商 -> 正文
从1亿到2亿,速冻大商这样走过“迷茫期”!
时间:2017-03-03 10:44:40 来源:中国食品报

  对许多速冻食品经销商来讲,做企业最难的不一定是没钱没市场的“创业期”,而是做大了之后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的“迷茫期”。突破不了这些时期,就有可能停滞不前,甚至走下坡路。

  那么,经销商企业该如何走出这个“迷茫期”呢?

  某商贸公司总经理张强(化名)建议:一是将原来的渠道化整为零;二是尝试新的领域。本着这样的思路,张强所在的商贸公司在短短几年间,年销售额从1个亿增长到2个亿,跃入了新的发展期。刘圣蓉/文

  法则1 细分公司部门和销售渠道

  张强所在的商贸公司涉足品类比较多,包括水产、调理肉制品、牛羊肉、速冻面点等,主要针对餐饮等渠道客户。早些年,因为看准了行业发展趋势,企业在十几年里做到年销售额过亿元。

  企业做大了,需要的综合能力更强了。“企业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最怕的就是失去创业时那种勇于进取的心态。”时刻保持进取心,正是张强解决企业“成长烦恼”的方法。

  张强调整的第一步,是将原来已经做得不错的部门拆分成更小的部门,独立发展。“我们现在有很多小部门是从传统经营部门中扶持起来的,比如网络事业部,随着网络贸易大环境日渐成熟,未来它的业绩有可能超过传统经营部门。”张强说,“我们会在企业做大以后化整为零,在各细分领域去争取更多市场份额。”

  第二步,张强在原有三家经营部的基础上又增了几家,分别服务不同的客户群体。比如A店主要服务大的一批、二批客户,B店针对传统的中餐、西餐、零售等客户,C店运作进口产品,D店则主要做电商平台等。

  在冻品之外,张强还涉足了烘焙领域,主要做进口面包、蛋挞、甜点等产品。张强表示,烘焙产品的利润空间较大,而且可以打跨界概念——除了蛋糕房,还可以进入中餐厅、西餐厅销售,而餐饮又是许多冻品经销商的优势渠道。

  如今,烘焙产品在企业总销售额的占比已经达到10%,对其前景,张强非常看好,“现在年轻一代都不太烧菜了,喜欢叫外卖,烘焙产品也可以搭配进去”。

  法则2 发掘电商背后的大数据价值

  张强是冻品行业内做电商比较早的经销商之一,最近三年来,他在线上平台的月销售额从十几万元增长到了二百多万元,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。不过,张强却不建议同仁们轻易进入。

  “如果是为了赚钱做电商,还不如去做点别的。”张强说,“线上消费太个性化、趋势变化很快,也许你辛辛苦苦做了很久的积累瞬间就没有了,因为电商平台是无限扩展的。此外,如果线下冷库、冷链配送等实体做不好,根本支撑不了线上的销量。”

  既然不赚钱,那为何还坚持做下去呢?

  “一个产品好不好卖,不是业务员的嘴皮子说了算,而是用数据来证明的。通过观察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的表现,我们能更及时地了解市场变化,对客户需求的定位也更加精准。而且这个数据具有前瞻性,将其分析后,我们可以决定应该储备的产品品类。”张强解释道。

  做了几年电商,张强颇有些感触:“网络上的消费业态与传统的太不一样了,产品在个性化、质量上都比较前端。网络客户不怕价格高,就怕产品没特点。”他也坦称,自己企业的产品线应该更广泛一点,尽量满足网络客户的个性化需求。

  线上销售的落地,离不开配送。张强认为,做电商盈利与否,最关键的影响因素也在这个环节。“我们是总仓发货,产品线很广,但量都不大,非常零散。”

  问及张强公司电商业务的盈利状况,他表示“一般般,不亏而已”,但对其前景非常看好。目前,张强正在关注一些比较有特色的进口产品,希望能引入自己的网络平台上销售。

  法则3 借助“最后一公里”做推广

  张强的客户中,餐饮占比比较大。虽然如今做“最后一公里”配送已是很平常的事情了,但显然张强将这一服务的效用发挥得不错。

  比如,餐饮客户所需产品往往量小品种多,配送繁琐且耗时间,而张强提供的服务是,“不光冻品,其余产品都可以配送”。张强看中的是直接做终端,把一些产品的最佳烹饪方法以及好的新品推介给客户。

  “传统批发渠道讲的是性价比,你的东西不便宜我不能买,而终端渠道讲的是客户满意度。”张强说,“我们直接服务终端的话,一些品质好、价格中档的产品,很容易就能推广下去。”

  以配送为媒介,张强在终端的产品推广颇有成效。不只业务量增加了,产品品质也实现了整体升级。“如果传统营销模式不改变的话,中高端产品就很难推出去。”

  张强还非常注重对西式产品做本土化推广。进口产品往往有很强的界限,比如吃牛排就等于吃西餐,薯条一定要在麦当劳、肯德基之类的西式餐饮速食店消费。“如果能把这个界限模糊掉,它在中餐中的应用面也会非常广。比如薯条转化为中餐的百搭小食品也是很受欢迎的。”张强说。

  法则4 把冷库建设提上日程

  2016年,张强的公司业务增速比较快,利润也比较好。不过他对于未来,却有些忧心忡忡,因为冷库问题,也因为员工的稳定性问题。

  近年来,由液氨泄漏引发的冷库安全问题层出不穷,加上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,不少市区的冷库被拆掉外迁或者不再扩建,而冷冻食品行业仍在高速增长,两者的矛盾直接表现为冷库价格上涨、库位紧张。

  各地都有冷库租金上涨的消息,虽然有物价上涨的自然因素,但张强更担心的是,冷库租金不断高涨会对经销商公司的健康运作造成不利影响——如果企业再大一点,冷库的成本还能承受吗?

  “现在冷库资源都是垄断的。冷库是大企业建的,但使用者却是冻品经销商这样的小企业,就是房东与租客的关系。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可建资源越来越少,冷库租金以后肯定还会继续涨。”张强忧心地表示,“如果房东坐地涨价,租客只能接受,否则就出局。而这个成本最终肯定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,也就会出现消费者抱怨东西贵,而经销商根本不赚钱的不良现象。”

  张强观察发现,前些年苏宁、京东等建的仓库,如今价值正在慢慢体现出来,他也希望可以买地自建冷库,为以后的发展做一些前沿准备。“做一些前端的布局,才能稳定住后面的发展。”张强说,“我自己有冷库,就可以专心做其他事情。”

  然而,建冷库是个大工程,不仅需要巨额资金,还涉及到土地等问题。张强也认为,这不是一个经销商能完成的项目,希望可以通过经销商协会等,借助团队的力量来实现。“比如成立一个股份制公司。”

  关于自建冷库,张强坦称,目前还只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,但他认为经销商也应该做布局者,考虑企业三五年后的发展问题,提前打好基础。

分享到:
中食网版权及免责声明: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中食网” 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食网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食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中食网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※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:2427031969 邮箱:2427031969@qq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