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食网 -> 文化 -> 正文
久违的萍乡小吃"春卷"
时间:2016-03-17 18:17:43 来源:中食网 作者:吴正祥

  萍乡独具风味的精美而又令人神往的小吃很多,挑担沿街叫卖的就有米面、清汤<即包面>、蒸糕、绿豆刮凉粉、小碗糯米甜酿、刀割糯米糍粑。现在除米面、清汤保留应市外,其它小吃在市面上很难吃到。尤其是儿时吃的春卷更是虽数十年久违,但至今仍令人回味不已。

  旧时我家住在南正街,隔壁就是一家萍乡称得上有规模的餐馆和旅社,名叫经济聚餐部,除了承接酒席外,还长日制作手工切面、大包、小包、蛋糕等。最令人难忘的是制作的春卷最诱人食兴。记得孩提时,经常无事伏在那宽阔的红木板梯的扶手上,看面点师在锅里烫春卷皮。只见他左手扶锅,右手捏着一团白面在手里甩揉个不停,说时迟、那时快将面团往微热的锅里轻轻的一揉按,一张白如雪、薄如纸、菜碗大的春卷皮,便随着左手的起落,在灶上的瓷盘内堆聚厚厚一层包皮,另一位师傅将拌好肉丝、韭黄、春笋丝得馅用薄皮包成四寸多长,一寸多宽,形似小枕头似得两头封口的春卷,再一只只放入油锅中炸至酥黄,便成一只只金黄、松软而又香喷喷的春卷,咬一口可谓酥、脆、松、香、油而不腻令人难忘。数十年来,这种小吃仅在扬州吃过一回。去年在超市也吃过一回,无论是包皮还是馅心,都无法与儿时吃的萍乡春卷比美。即使是现在在萍乡餐饮业专供各种中华小吃,可遗憾的是当我翻开店家的印制精美的小吃名录中,点出油炸春卷一问是素馅的,不免大失所望。由此我想萍乡的餐饮业在举办酒席时,如若在上点心时将春卷作为其中一盘,那一定在本土特色上为人们所青睐。富有萍乡特色的失传名吃,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返餐桌,将我这一点小小的期盼成为食客的口福。

  春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北方人称其为“春饼”。据传在东晋时代就有。那是叫“春盘”。当时人们每到立春这一天,就将面粉制成的薄饼摊在盘中,加上精美蔬菜食用,故称“春盘”。那时不仅立春这一天食用,春游时人们也带上“春盘”。元宵过后,清明之前,这段时间正是吃春饼的时候。清代以后逐渐成为四时皆宜的小食。

  唐宋时,食春盘春游踏青的风气更为盛行。著名诗人杜甫的“春日春盘细生菜”和陆游的“春日春盘节物新”的诗句,都真实地反映着唐宋时期人们这一生活习俗。在唐代,春盘又叫五辛盘。

  明代李时珍说:“以葱、蒜、韭、蓼、芥辛嫩菜杂和食之,谓之五辛盘”。

  以后春盘、五辛盘又演变为春饼。宋朝吴自牧在《梦梁录》中描述:“常熟糍糕,混沌瓦铃儿,春饼、菜饼、圆子汤”。到了清代,富家或士庶之家,也多为食饼。清代富察敦崇在《燕京岁时记·抒春》中记载:“是日富家多食春饼,妇女等多买萝卜分而食之,曰咬春,谓可以却春闹也。”这样,吃春饼逐渐成了一种传统习俗,以图吉祥如意,消灾去难。

  以后随着烹调技术的发展和提高,“春饼”又演变成小巧玲珑的春卷了。这时它不仅成为民间小吃,而且也成为宫廷糕点,登上大雅之堂。在清朝宫廷之中的“满汉全席”128种菜点中,春卷是九道主要点心之一。

分享到:
中食网版权及免责声明: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中食网” 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食网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食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中食网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※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:2427031969 邮箱:2427031969@qq.com。